课本之外的三重答案
发布时间:2025-07-30来源:湖北省十堰市审计局作者:陈萌 朱若婧点击:15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大三的审计专业学生,有幸借着湖北省“青椰网”实习实训平台的机会,走进十堰市审计局参与审计项目,度过了一段既充实又难忘的时光。短短几周的实习为我推开了一扇从课本理论通往审计实务的小窗,让我得以窥见国家审计的真实一角,受益匪浅。
审计:褪去“高大上”的光环 ,扎根业务的土壤。
未到审计局报到时,我总觉得审计工作带着几分“高大上”的神秘感——似乎是专业人士坐在一起用专业术语讨论审计过程的问题。但真正参与到林下经济专项审计调查中才发现,这份工作的底色从来都是“脚踏实地”。外勤他们要顶着大太阳实实在在用脚步丈量产业基地,大量座谈,收集业务、财务等基础资料,回到办公点还要回归常识,激烈讨论,逻辑论证,数据验证。“审计不是空中楼阁,每一个数据都要找到业务的‘根’”。这让我明白,那些课本里的“重要性水平”“风险评估”,最终都要落到一张张发票,一个个真实的业务中。审计的“权威”从不来自于理论的高深,而来自对业务底层的穿透——就像古人说的“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真正的专业,藏在附身贴近现实的每一步里。
审查违规:以法规为尺,让事实说话。
在审计中途参与违规吃喝专项检查时,我才体会到“实事求是”四个字的份量。报账资料是串起来的故事,面对厚厚的报销单据,前辈教我们从消费时间、参与人员、消费场所等细节入手逐一还原事实,先不问是不是问题,而要问发生了什么。我发现某笔招待费的用餐人数与实际用餐人数记录冲突,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通过同一时间分头联系多个当事人核对还原事实,最终查清了工作紧张加之地处偏远,数名工人搭伙就餐的事实,进而确认了是报账不规范而不是违规吃喝的定性。这让我懂得,审计监督的意义不在于“揪出问题”,而在于“还原事实”。正如古人所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沉下心通过挖掘细节还原事实,才能让每一个结论定性经得起检验。
档案整理:于细微处见真章,于点滴中筑根基。
整理审计档案的工作看似琐碎,却让我明白“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份完整的审计报告,背后是成百上千页的凭证复印件、调查笔录、计算底稿,每一页都要按顺序编号、核对签章。起初我常因漏填页码、放错附件而返工,前辈告诉我:“档案是审计的‘证据链’,一处疏忽可能让整个结论站不住脚。”渐渐地,我学会了在分类中理清逻辑,在核对中培养耐心。当看到自己整理的档案成为最终报告的坚实支撑时,我终于理解,审计的结论是点滴审计事项的扎实积累,是量到质的一个过程。
实习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这似乎正让我加速褪去学生的青涩。短短几天时间让我感受到,国家审计不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情怀,一肩责任。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带着这份审计人的情怀和责任勇敢前行,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和机遇。
上一篇:红船——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下一篇:没有了!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