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境界铸翰魂 ——观黄惇教授书法篆刻展有感
发布时间:2025-08-22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审计局作者:孙家春点击:7黄惇教授的书法篆刻展,不仅是笔墨刀石的盛宴,更是其学者之思、匠人之手、诗人之心的完美交融与深刻呈现。
一、学者之思:字字溯源,体意互参
黄教授之作,深植学养沃土。其行书熔铸二王风骨、米芾跌宕、王铎雄浑,自成一格;篆刻亦非泥古,竟从青花瓷片纹饰中汲取灵感,化古为新。更可贵者,在于“体意互参”:隶书蕴篆籀古意,行草含金石铿锵。这绝非简单模仿,而是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研究与独到思考,凝于笔端,刻入方寸,字字皆有来处,笔笔饱含学理。
二、匠人之手:敬畏精微,考究入骨
教授治学之严谨,投射于创作便是近乎苛刻的“敬畏之心”。笔法起落有度,字法结构谨严,章法气韵生动,墨法浓淡相宜。小至纸张选择、装框配色,无不反复推敲,务求完美。这份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毫厘笔墨间流淌,在方寸刀锋下镌刻,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诗人之心:根植传统,吐纳时代
黄惇的艺术,既有传统的厚重根基,又焕发着时代的生机与诗意情怀。其作品形式活泼多姿:巨幅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气象雄浑,吞吐八荒;小品若“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尺幅玲珑,意趣盎然。淡墨榜书似云烟氤氲,空灵飘逸;小字手札如幽兰吐芳,耐人寻味。内容更是雅俗共赏:或录先贤哲思,或记聚餐菜单、看赛小记。生活的烟火气息与艺术的诗情画意和谐共生,展现出一颗既扎根大地又仰望星空的诗人之心。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