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01 07:37:06|人气:368次|关键字:
本报北京电 (记者熊建) 器官移植大家并不陌生,但牙移植您听说过吗?拔牙后,不再只有镶牙、种牙两种选择,而是可以把自己的智齿移植过来“补位”。近日,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主任林江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了数字化3D打印辅助的微创自体牙移植术。患者术后1月复查,在经历了春节期间大餐“洗礼”后,移植牙稳固,咀嚼功能逐渐恢...
-
2023-02-28 22:50:30|人气:376次|关键字:
本报记者 申少铁每年冬春季节是甲流、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最近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散发病例。甲流和诺如病毒感染有什么特点?感染后会出现什么症状?如何治疗和预防?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分析,首先是病原和病因不一样,甲流属于感染甲型...
-
2023-02-24 07:34:22|人气:404次|关键字:
普通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觉中度过,但有的人表示,自己每天只睡4个小时就够了。那么,不同人群每天到底应该睡多少个小时?补觉有用吗?在本期《1分钟养生课》上,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清伟分享相关知识。李清伟表示,睡眠的时长是随着年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一般而言,小学生要保证每天睡眠10个小时左右...
-
2023-02-23 07:45:05|人气:387次|关键字:
“喝白酒杀菌能预防新冠”一度被不少人信以为真。这些人的逻辑是“病毒怕酒精,天天喝酒的人不容易感染”。那么喝酒真的能够预防新冠感染吗?当然不可能!不仅不能防新冠,喝酒还会加重“中招儿”后的症状。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75%的酒精外部使用可以起到灭杀病毒的作用,但这和喝酒可是两码事。饮用白酒,在体内主要在胃肠道吸收...
-
2023-02-22 07:52:14|人气:380次|关键字:
中国文化中,饮酒可以活血取暖,可以活跃餐桌氛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酒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之中。但饮酒没有节制,无酒不欢、逢酒必醉、饮酒必多,不但误事伤身,还能“烧坏”大脑。今天,神经内科的医生就和大家聊一聊被酒精毒害的大脑。慢性酒精中毒还能带来脑病按照美国国家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协会...
-
2023-02-21 07:43:20|人气:371次|关键字: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陈劲松)记者16日从中国残联获悉,3月3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中国残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1个部门近日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要求各地围绕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科普活动,因地制宜普及科学爱耳护耳、主动健康、听力康复...
-
2023-02-20 21:36:51|人气:395次|关键字: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营养研究人员对80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那些遵循隔日禁食和锻炼的人能够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细胞代谢》杂志上。研究人员报告说,在3个月的时间里,锻炼并隔日禁食(一天饮食不受限制,第二天摄入500卡路里或更少)的人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肝脏脂肪减少、体重和...
-
2023-02-17 07:20:11|人气:349次|关键字:
社会心理调查发现,经过疫情,由于长时间的网课、居家、社交缺失,一些学生出现了“四无”现象:“学习无动力,没有家长和老师督促就不愿学习;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沉迷于游戏、各种社交媒体等;社交无能力;对生命无热情。”增强内在学习动力现象:屏幕是一面镜子,网课是一把筛子。上午8点网课,7:30还在“每天睡到自然醒”的状态中云游...
-
2023-02-16 07:20:48|人气:354次|关键字:
站在2023年新年伊始这个时间点,我们回望疫情对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并展望新的一年里需要尽力实现哪些可能的任务。自疫情发生以来,有关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层出不穷。总体来说,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由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儿童青少年的体能数据...
-
2023-02-15 07:31:54|人气:365次|关键字:
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改善,进一步降低生长迟缓率,帮助儿童青少年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提升膳食指导个性化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