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速递 >> 审计资讯

十堰市审计局聚焦主责主业推进投资审计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十堰市审计局作者:李爱龙、刘俊点击:465

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审计署、省厅对投资审计工作新要求,湖北省十堰市审计局及时规范投资审计法规,引导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投资审计转型升级。近3年完成投资审计项目202个,涉及资金81.67亿,审减工程价款11.35亿,移送案件线索12起,被追究党政纪或刑事责任28人,投资审计情况被市以上领导批示21人次。

一、主动沟通协调,全面规范地方投资审计规章。一是纠正法条回归监督本位。及时向市政府报告修改投资审计相关规章办法,从制度层面纠正“以审代结”问题。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对该市原有投资审计文件中“以审代结”的内容予以删除,较好地解决了地方规范性文件和国家立法层面冲突问题。目前,该市已有6县区纠正了“已审代结”条款,还有3县区正在积极落实。同时,坚决彻底退出与审计无关的议事协调机构和工作,不准参加项目拦标价,招标控制价、合同审查等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工作,回归投资审计监督本位。二是规范程序防范法律风险。确实需要审计机关审计的的项目,必须在施工合同中明确以审计机关审计结果作为竣工结算依据,否则不予审计,从审计依据上防范行政复议和法律诉讼风险。三是分层分类聚焦监督重点。出台了投资审计项目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审计力量,将审计监督重点聚焦到5 000万以上政府重大投资项目,5 000万以下的项目全部委托中介机构审计,全力助推投资审计转型。

二、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投资审计质效。一是及时建库降成本。针对十堰建设项目市场高估冒算、单价虚高的问题,通过全面摸查实地询价,先后建立了《市政建设工程主要项目市场单价审计调查表》、《绿化苗木审计价格信息库》、《电子监控设备价格信息库》等价格信息库,被市政府作为指导全市建设项目市场单价的基础性资料。二是创新方法提质效。创新的土石方工程“双核跟踪审计法”,实现了地形图使用从历史航拍到清表实测的转变,三年共为政府核减土石方工程价款4.6亿元。试点跟踪审计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审计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实时跟踪监控施工现场,追溯分析发现审计疑点,保障建设项目质量。三是多方开发促成果。综合分析提炼降低PPP项目建设成本的审计建议得到了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批示肯定,推动出台了《十堰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操作指引》。还将投资审计重点聚焦到查处管理失职和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及利益输送上来。在郧十高速连接线工程审计中发现该指挥部负责人与被拆迁企业共同骗取补偿款的问题,案件线索移送后,检察机关以贪污受贿罪批捕2人。

三、强化监督制约,全面控制投资审计风险。一是设立数据核对中心。围绕进一步降低投资审计廉政风险,设立政府投资审计项目自动监控数据核对中心,所有投资审计项目在视频监控室谈判实时录音录像,所有投资审计报告都要经过业务办公会审定后才能正式印发。二是实施“六线三关”制度。围绕全程把控投资审计质量,探索实施“六线三关”制度,即:管住审计实施环节、管住投资审计局内部复核环节、管住投资审计局报告出口环节、管住法制复核环节、管住第三方复审环节、管住正式审计报告印发环节,严把立项关、严把资料接收关、严把对外结论关,实现投资审计程序环环相扣相互制约。三是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建立了政府投资审计的中介机构库和专家库,通过抽签方式在库中产生参与国家审计的机构,时任市长张维国作出批示予以肯定。实行中介机构“选、用、费”三权分离,创新中介汇报会制度,定期听取中介机构审计项目情况汇报,现场抽查审计档案测评打分,测评结果作为中介机构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还聘请中介机构作为第三方对已实施的投资审计项目进行复审,在从侧面印证审计质量的同时,也指出了审计组现场取证的不足和进一步完善资料支撑的建议。目前,未发生一起投资审计廉政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