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速递 >> 审计资讯

武汉市审计局“四个紧盯”首次开展自贸区审计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武汉市审计局作者:汪柏平点击:429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于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国家继上海,广东、天津、福建之后的第三批自贸区。武汉自贸区采取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三区合一,以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为核心的形式推进建设。今年,武汉市审计局把改革重点事项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主动对接改革任务,以“四个紧盯”作为切入点,首次开展武汉自贸区审计。

一是紧盯机构机制建立与运转。按照国务院《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审计调查市区是否成立领导小组,是否建立高速运转机制,是否制定制度、议事规则,是否履行武汉自贸区建设职能。通过查阅东湖高新区及其部门目标责任书、工作总结、会议纪要和相关制度等资料,采取召开座谈会、延伸相关部门和单位等形式,深入了解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揭示有关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等靠怕、措施不力,上级部门不重视、不主动、不支持、不研究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发挥好武汉自贸区三区合一的政策叠加优势,形成地方层面与中央部署同频共振带来的系统化政策合力。

二是紧盯改革任务清单与落实。结合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实施方案及工作任务分工,按照方案提出的3至5年完成政府职能转变、“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贸易自由化、金融改革和开放四个方面207项改革任务清单,2017年110项改革任务(61项下放清单、59项复制清单)清单,审计组深入自贸区自贸综合协调局、区政务局等部门,深入延伸市编办、市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等市直部门和单位,同时充分结合今年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关牵头部门的改革任务清单和“三办”改革事项审计等政策执行审计情况,以及市改革办、市政府督查办等监督检查资源,整合各项信息,全面了解改革措施推进过程,收集整理困难和问题,及时反映部门之间不衔接、不配套、不协调或相互掣肘,充分揭示体制性障碍、机制性失灵,制度性缺陷,管理性漏洞等问题,切实推动改革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紧盯社会主体获得感与满意度。以人民是否满意、是否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标准,以全市大调研大落实工作和作风建设等要求为契机,扑下身子,贴近民生,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延伸到自贸区企业和政务服务场所等,切实了解“放管服”改革和政府公信力满意度,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揭示市区等部门是否存在穿新鞋走老路、改革不落实、工作推进不快,损害营商环境、庸懒怠政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等问题,倒逼政府职能部门加快改革进程。

四是紧盯制度创新举措与成效。重点关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新金融10条”贯彻落实等情况,充分运用对比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新增企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等有关社会发展经济指标,挖掘制度创新带来的主要成果,同时深刻披露改革创新过程中碰到的阻力和障碍;揭示顶层设计不够、“三办”改革落实不力、项目建设推进不快、联系服务企业不实等深层次问题,严格按照“三个区分”标准,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宏观上、总体上把握揭示问题和审慎分析原因,在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拓展改革广度、深度上提出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为自贸区建设贡献审计智慧。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