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审计局注重三个融合念好生态保护“紧箍咒”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审计局作者:李道立点击:366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审计局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为契机,将绿色评价纳入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评和履职尽责中,实行“一票否决”,坚持“三个融合”,念好生态保护“紧箍咒”。
一是坚持环境保护治理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融合。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增强竞争力”的高度,坚持环境保护治理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深度融合,并重推进,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有计划地进行前期审计调查、跟踪审计结果、问责审计效果。在把握政策性、注重规划性、坚持科学性、掌握程序性、执行标准性、发挥监督性、突出环保性、促进生态性等“八性”下功夫,先后督促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3家,督促5家重点污染企业投资两亿多元实行改造升级。促进相关部门积极推进“煤改气”、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污染治理、矿产开采和河道采砂巡查执法、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等“六项工程”。
二是坚持修复生态环境与审计问题整改融合。围绕全市“摸清底子、查清问题”的总体原则,结合南漳实际,迅速开展整改工作。突出五大重点(大气、土地、矿产、森林、水),组建五大专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覆盖式的整治行动,重点关注土地闲置、违法占地、无证开采、乱砍滥伐、网箱养殖、河道清理、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影响自然资源资产方面的典型案例,发现一起,督促查处一起。为扭转矿产开采破坏土地资源的现状,督促相关部门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定采矿区、保护区、禁采区,整合矿产企业由2010年172家为目前的69家。
三是坚持水资源保护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融合。以保护自然资源资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通过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调查,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守住南漳水资源“生命线”,将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前置条件,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质达标率实行“三条红线”管理,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严厉禁止水库投肥养殖。通过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截至目标,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林草面积达到85%以上。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