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难中绽放的生命之花 ——读《苦菜花》有感
发布时间:2025-07-15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审计局作者:张静勇点击:14翻开冯德英的《苦菜花》,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这部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为背景的小说,通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命运变迁,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书中那朵在贫瘠土地上顽强生长的苦菜花,不仅是书中人物的精神象征,更成为中华民族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尊严与希望的生动写照。
《苦菜花》中的母亲形象,是中国劳动妇女的集体缩影。她经历了丧夫之痛,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执着与对子女的深沉爱意。当革命风暴席卷这个偏僻山村时,这位普通的母亲从最初的恐惧、迷茫,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支持者。这一转变过程并非突兀,而是如苦菜花般在恶劣环境中自然生长——她的觉醒源于对压迫的本能反抗,对正义的天然认同。母亲的形象告诉我们,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英雄气概可以诞生在最普通的农家院落里。
小说中革命者的形象同样令人动容。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完人,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犹豫,有恐惧,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冯德英没有刻意神化这些人物,而是真实展现了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挣扎与最终抉择。这种真实感使得他们的牺牲精神更加震撼人心——明知前路艰险却依然前行,不是因为无所畏惧,而是因为心中有比恐惧更强大的信念支撑。
《苦菜花》最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它展现了苦难与尊严的辩证关系。小说中的角色们生活在极度贫困与战乱中,物质条件极其匮乏,但他们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面对日寇的暴行,这些普通农民表现出的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宁折不弯的骨气。这种在苦难中依然保持尊严的态度,正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苦菜花的意象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生命哲学——环境越恶劣,绽放得越加灿烂。
当代社会虽已远离战火,但《苦菜花》的精神价值丝毫未减。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依然会遭遇各种困境与挑战,而小说传递的那种在逆境中保持希望、在压力下坚守尊严的生活态度,恰是我们需要继承的精神财富。书中人物面对苦难时表现出的坚韧与乐观,提醒着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逃避痛苦,而在于如何带着痛苦依然前行;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失去一切时依然保持什么。
掩卷沉思,《苦菜花》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记忆,更是一种生命态度。那朵开放在贫瘠土地上的小花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命总能找到绽放的方式;无论遭遇多少苦难,人的精神都可以保持高贵。这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相信光明的能力,或许就是《苦菜花》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