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审计局实施四项改革推进投资审计模式转型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宜昌市审计局作者:潘兴华、李媛媛点击:433今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审计局深入贯彻胡泽君审计长关于政府投资审计“三个转变”的指示精神,围绕促规范、提质效、防风险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推动投资审计工作转型发展,行稳致远。
一、完善制度,推动投资审计由“粗放管理”向“规范创新”转变。该局起草下发了《宜昌市审计局关于规范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针对近年来部分县(市、区)政府投资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细化全市投资审计具体操作,促进市县“一体化”发展;统一编发《政府投资审计业务制度汇编》,对投资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处罚措施等予以了规范;积极促进修订《市级政府投资审计监督管理办法》,强化依法审计条款。
二、统筹规划,推动投资审计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一是严控项目规模。建立投资审计项目信息库,对接市发改委项目立项,收录了全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基本信息。根据审计力量严格控制项目数量,通过项目信息筛查确保项目重要性。二是调整立项结构。改变审计项目集中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项目范围集中在建设平台的局面,新增项目中其它单位及部门项目占比增加至52%;水利、环保、保障房等民生项目占比增加至44%。三是分层分类管理。跟踪审计项目由全过程跟踪转变为年度跟踪审计方式,审计重点转向促进相关单位履职尽责,督促提高政府投资绩效;竣工决算审计采取全面审计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三、聚焦重点,推动投资审计由“微观鉴证”向“宏观服务”转变。一是重点揭示剖析带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从宏观角度提出建议。先后有9份专项报告被市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进行相关单位督查整改,促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项目管理制度4项。二是采取跟踪审计形式,对我市在建项目施工现场的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以及振动的控制和处理措施等12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巡查,向住建委等相关部门提出建议12条,促进市住建部门出台规范性文件2个。三是对已开工的PPP项目进行了审计调查,提出了合理保障PPP项目财政支出承受能力、规范PPP项目操作程序、防范项目违规风险的审计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采纳推介。
四、内外兼修,推动投资审计从关注“资金项目”向关注“风险防控”转变。对内,加强审计项目经费保障,所有新增审计项目全部列入部门预算,由财政保障经费。建立造价复核机构。聘请造价专家,采取全面审核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进行复核,对复核结果实行奖惩,明确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复核人员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对外,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强化风险教育,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促进中介人员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制度建设,加强中介入库、项目聘用、费用支付等环节制度管理,减少主观操作空间。强化定期巡查,推进中介机构重大过失追责问责,加强中介机构年度考评结果运用,严格执行淘汰机制,确保中介机构健康履职。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