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审计局“三个坚持”助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成效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黄石市审计局作者:徐锦坤、尹晓玲点击:408近年,湖北省黄石市审计局认真落实上级审计机关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不断优化审计理念、组织方式、审计方法,提升审计效能,有效发挥了揭示问题、防范风险,推动惠民政策落实落地作用的作用,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一、坚持四种思维,把牢审计职业判断的准确性。把政治思维、法治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作为职业判断正确与否的指导原则,贯穿审计全过程。坚持政治思维,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审计情况放到检验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是否真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否真正做到“两个坚决维护”的政治高度上来考量;坚持法治思维,要求审计人员坚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坚持辩证思维,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出审计评价,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分析问题,遵循“三个区别开来”作出审计定性;坚持底线思维,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纪律政策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领域出现触碰“红线”的行为,一旦发现,一查到底,决不不姑息。
二、坚持问题导向,防范审计质量风险。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并沿着政策和资金这条主线向前推进。认真梳理审计质量风险点,列出防范清单,做到审计取证程序到位、问题沟通交流确认到位、问题定性认可到位、疑难问题和新情况请示报告到位、审计建议具体到位。对于发现的不合理的现象,集中金融、投资、财务、法律等专业的审计人员合力突破,直到锁定问题的事实。
三、坚持立行立改,增强审计整改实效。根据审计发现问题的属性分类,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财经纪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纪律界限清晰的问题,责成被审单位立行立改,违规资金及时追缴、问题资金及时冻结支付。对属市级层面需要设计完善“补漏”问题,及时反馈给市领导,及时推出相关制度规定和办法。如在今年的审计中发现棚户区改造征收补偿社会救助政策被滥用和乱用的现象,大面积出现假大病、假劳模、假残疾、假高龄(80岁以上)、假低保骗取补偿,我们一方面向市政府报告,另一方面调整审计方向和重点,组织人员内查外调锁死证据。在政府领导的重视下,市棚改办研究出台了社会救助政策实行有关部门“联审联签、责任到人”的新机制,弥补原有制度建设的空白。对2013年前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存在的诸如土地变性、未批先建、少批多建、面积超标、竣工验收备案等系列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