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速递 >> 审计资讯

宜昌:经济责任审计注重“三个整合”促提监督质效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宜昌市审计局作者:张宜平、李云点击:363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在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注重整合部门优势,推动组织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有机结合,职能优势互补,形成了整体工作合力,取得较好成效。

一、整合部门需求,突出监督重点。在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年度计划时,审计部门主动对接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工作重点,充分征求意见,根据掌握的情况,建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将拟提拔任用和即将离任以及反映问题较多的领导干部及时安排审计,使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结合。注重与市委组织部衔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区分市直一级单位、二级单位、市属重点企业、县市区4种类型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市本级经济责任审计对象446人全部纳入审计视野。在计划安排上,坚持突出重点与实现审计全覆盖相结合,坚持任用必审、离任必审、届满必审、交办必审的原则,实现领导干部任期内普审一遍。加强审计对象“台账式”管理,列出近年来已审计对象,掌握审计周期,为推进审计全覆盖奠定基础。审计具体对象确定后,相关部门及时向审计部门沟通掌握的有关情况,提示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便于审计部门制定重点明确,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二、整合职能优势,加大监督力度。一是在审计开始时,邀请纪委、组织部门联合进点。对重点审计对象,相关部门联合进点,召开进点动员会议,进行审前公示,分别从本部门职权范围,提出必须支持配合审计,提供相关资料,如实反映情况等要求,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对审计发现的经济案件线索,纪检、公安等部门及时介入。审计部门与市公安局联合印发了《违法犯罪案件移送协作机制的办法》,与市委巡察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巡察机构与审计机关协调机制的意见》,规范案件移送、协查机制,确保案件尽快突破。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在职权内进行严肃处理,推进追责问责。结合宜昌实际,出台《宜昌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操作规程》,对问责程序进行规范,2016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委大力支持下,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共追责问责177人,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已成常态。

三、整合成果运用,增强监督成效。一是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教育工作上,每月向审计部门了解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将审计结果鉴定表装入干部档案,在干部提拔任用前调阅审计相关档案资料,参考运用审计结果。二是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在查办失职渎职和经济案件线索上,建立审计移送案件信息反馈机制。今年,市纪委、巡察办先后调阅运用该局经济责任审计档案资料60余卷,审计情况成为权力监督的重要依据。三是审计部门加大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综合分析力度,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从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审计建议报送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今年,先后报送审计要情和情况反映17期,市领导批示20多次,督促被审计单位出台“制权”“管钱”“管理”“改革”等制度办法63项,进一步健全了领导决策制度,加强了财经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