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审计局积极完善融合式审计模式推进审计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徐州市审计局作者:陈颖点击:347多年来,审计机关一直面临审计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等压力,为此,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展融合式审计便是克服困难、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上个世纪80、90年代,徐州市审计局通过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或者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利用企业财务收支审计、资产负债审计的成果,同步向市政府报送《市属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审计情况的报告》和《市管干部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审计报告》等,“在审计中调查,一花多果”成为徐州融合式审计的雏形,为融合式审计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进入新世纪,徐州市审计局积极探索,融合式审计有了进一步发展。通过统筹规划,整合审计资源,将各专业审计之间的内容和目标相衔接,拓宽审计的领域和范围,丰富和提升审计的成果。主要做法有:一是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将部门预算执行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选内容”,拓宽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领域。二是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在掌握被审计单位资金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单位的不同特点,以财政资金分配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审计切入点,加大对其决策权和执行权的监督。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从严查处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违法违规问题,促进依法行政、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促进各项民生政策落在实处。此外,还有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资产负债审计相结合等等。
具体操作上,一般采取一组人员,两项甚至多项任务同步完成的方式。在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过程中,根据离任时间与审计进点时间的时间差区别对待。对于审计组开展审计时,被审计单位原领导已经离任一段时间的项目,采取一组人员,两项工作内容,经济责任审计按照任职期间,部门预算或财务收支审计时间范围向后顺延。同步实施,同时报告,在完成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的同时,被审计单位现任领导能够正视单位存在的问题,更加有利于整改落实。
目前,徐州市审计局正在进一步完善融合式审计模式,从审计项目计划、审计程序、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报告直至立卷归档等方面规范操作,确保“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高效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覆盖。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