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不论男女,都要以坐月子的态度来养生,为家人收藏
发布时间:2025-10-23来源:老子道德经微信公众号作者:妍落点击:17《二十四节气解》有言:“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天地间阳气渐收,阴气渐盛,寒气已然刺骨。
人如草木,到了必须收敛藏匿、精心养护的关键时刻。
此时养生,不能再是简单添衣保暖,而要像妇人坐月子一般,万般谨慎。
你若不慎,寒气便会长驱直入,为冬天的病痛埋下伏笔。
因此,请一定要遵循以下养生秘诀,为自己也为家人,把身体当作最珍贵的宝藏来守护。
霜降养生四字诀
1. 早睡早起,调养精神
《黄帝内经》有言:“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霜降时节,此时昼渐短夜渐长,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变而逐渐内收。
若仍坚持熬夜,便是在与天时抗衡,强行调动本该潜藏修养的元气。
长期透支的结果,就是白天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注意力无法集中。
许多人在秋冬之交感到情绪低落、抵抗力下降。
其根源往往就在于夏日透支的精力未能在此刻得到有效修养。
真正的养生,不是吃多少补品,而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顺应天时早睡一刻,就是在为身体蓄积抵御寒冬的最厚实资本。
2.滋阴润燥,及时补水
古人有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霜降之后燥气当令,人体极易为“秋燥”所伤。
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痒、干咳少痰等不适。
此时养生的核心,在于一个“润”字,务必把滋阴润燥作为头等大事。
饮水要讲究“慢”与“温”,忌饮凉水,可常备温水于手边,小口频饮。
饮食上,需多吃白色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山药。
它们质地润泽,最能滋养肺阴与肠燥。
每日清晨空腹一杯温蜂蜜水,午后一碗银耳羹,都是简单有效的润养之道。
切记,此时的补水并非渴极猛灌,而是如细雨润物般,让身体缓缓吸收。
如此,才能真正抵御燥邪,为安稳过冬打下坚实基础。
3.适时锻炼,动静结合
华佗有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霜降时节阳气收敛,过度消耗会耗散元气。
运动时间要选在日出后、日落前。
此时天地阳气较盛,能保护身体不受寒邪侵袭。
运动量以周身微热、不出大汗为度,大汗淋漓反而会损伤津液。
推荐慢跑、太极等温和运动,让气血流通而不紊乱。
运动后要立即添衣防风,避免毛孔张开时寒气入侵。
每日休息时可配合调息,通过深长呼吸来固守元气。
动静结合的养生法,既顺应自然规律,又守护生命根基。
霜降养生三防
1.防秋冻
老话常说:“春捂秋冻。”
但此时若一味追求“秋冻”,便会让贼风寒气轻易侵入体内。
这并非锻炼体魄,而是在透支和消耗你本就宝贵的阳气。
寒气一旦侵入经络关节,便埋下了老来风湿骨痛的病根;
侵袭肺部,则会导致感冒咳嗽,缠绵不愈。
真正的养生,是顺势而为,在寒气初生时便将其挡在体外。
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护住脖颈、腰腹和脚踝这些易受风寒的部位。
每晚用温热的水泡脚,至身体微微出汗,便能驱散一日寒邪。
早晨一碗热粥不仅能暖身暖胃,更能助脾胃生化气血,以滋养体内阳气。
2、防秋郁
秋日萧瑟,万物凋零,人的心神也易随之低沉,这便是“秋郁”。
你或许会发现自己对曾经喜爱的事物提不起兴趣,或是莫名感到疲惫与伤感。
这并非你不够坚强,而是身体顺应天时的自然反应。
此时最忌将自己封闭起来,独处一室只会让郁气凝结不散。
养生之要,在于主动调节,避免气血郁结。
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在日头好的时候出门散步,让自然的阳气驱散体内的阴郁。
同时,要有意识地减少思虑,避免长时间独处。
当感到烦闷时,可尝试深长而缓慢的腹式呼吸,将注意力引回自身。
3、防胃痛
医学家李东垣有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霜降后寒气渐重,这寒气最先伤害的往往就是体内最怕冷的脾胃。
许多人在这个时节会隐隐感到胃部不适。
或胀满,或隐痛,这往往是身体在发出警报。
守护脾胃,关键在于拒绝寒凉,选择温暖。
此时应彻底远离生冷瓜果与冰凉饮品,一日三餐都要食用温热易于消化的食物。
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一杯温和的红茶,都能为脾胃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
日常可坚持每日顺时针揉按腹部,借助热力将深层的寒邪徐徐驱散。
霜降养生吃三样
1.芝麻
《神农本草经》将芝麻列为上品,称其“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
人到秋季最怕精气亏空,而芝麻恰恰能填补这种消耗。
它富含的油脂与营养能有效润泽肠道,缓解秋日常见的干涩问题。
其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还能滋养肌肤与毛发,由内而外应对“秋燥”带来的消耗。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秋季吃芝麻有助于固养肾气,为抵御寒冬打下坚实基础。
2.柿子
俗语有云:“秋分柿子如瓜皮,霜降柿子软如泥。”
霜降时节柿子已完全成熟,正是最具滋补效力的当令佳品。
柿子性寒味甘,能有效清泻肺热、滋养肺阴。
它富含的果胶和维生素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秋日常见的食欲不振和胃肠积热。
需要注意的是柿子性偏寒凉,体质虚寒者当佐以温性食物同食。
3.红薯
《本草纲目》记载:“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红薯中含有丰富的富含淀粉、维生素等营养,是不可多得的“长寿食品”。
它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秋季常见的燥结问题。
其中富含的钾元素有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对抗秋乏引起的疲惫感。
红薯作为粗粮能提供持久能量,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在天气转凉时用蒸煮方式食用,既能补益又不会增加消化负担。
霜降养生三秘诀
1、点按太渊
取穴位置:手掌心向上,在腕横纹桡侧能摸到脉搏跳动之处即是。
操作方法:用拇指轻轻按压此穴,感到微微酸胀即可,每日坚持按揉5-10分钟。
效用:能促进气血生成与运行,改善呼吸系统状况,增强肺脏功能。
2、拇擦膻中
取穴位置: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方法:拇指指腹紧贴膻中穴皮肤,上下方向快速摩擦至局部发热。
效用:它能疏散胸中闷气,缓解秋冬常见的胸闷不适。
3、指压尺泽
取穴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操作方法:用对侧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力度以产生酸麻感为宜,持续按压1-2分钟后放松。
效用:对于咽喉干痛、咳嗽带痰者,此法能润燥化痰。
《淮南子》有云:“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霜降而树鞠。”
草木凋零,万物闭藏。
这是在告诉我们,是时候放慢脚步,向内滋养了。
今日的每一次养护,都是对家庭未来的负责。
请务必为自己与家人收藏这份养生指南,顺应天时,静心调养。
点亮文末“爱心”,愿您安稳度过这个秋冬,为来年的生机勃发蓄满能量。转发分享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上一篇:呼吸道合胞病毒进入流行期?秋冬这样守护儿童呼吸道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