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知了”
发布时间:2025-07-08来源: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审计局作者:王莹 武彦荣点击:8夏夜,蝉鸣未歇,但尚在地下埋藏多年,终于挣扎而出,欲攀上树干、脱壳羽化的幼蝉,却在幽暗里悄然行动。
天黑尽之后,约着几个小伙伴,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提着饮料瓶,在树林里寻觅。树影在光里显得浓黑,而树根虬结处,泥土松软隆起的地方,便是“知了”的必经之路。小小的生灵正用前足笨拙地刨开最后的土块,露出深褐色的脊背,裹着一身泥衣,挣扎着爬向树身。他们的一生,似乎就为这一刻的攀爬。生命在泥土下积蓄良久,只待此刻奋力向上。
此时正是行动的好机会!伙伴们眼疾手快,俯身弯腰,伸出小手轻轻一捏,便将这小东西捉在手里。它背甲坚硬,爪尖微挠掌心,有种奇异又带点刺痒的触感。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这尚在泥土里浸染的小生灵放进随身的饮料瓶里。它们在瓶子里沙沙作响,大概在尝试如何突破束缚、获得自由。我们则提着沉甸甸的瓶子,带着捕获的喜悦,心满意足地往家走去。
到家之后,把它们倒进盆子里,添上水。知了们惶惑地爬行,徒劳地打转。它们并不知道,这短暂的囚禁,阻断了它们蜕变升华的旅程。第二天清晨,那些侥幸未被捉住的同类,早已在晨光中褪去泥壳,留下晶莹空壳附着于树干,新生的蝉则已飞上高枝,在阳光中鸣唱。而盆子里被囚的,再也没能攀上它注定要去的树梢,完成一次生命庄严的蜕变。
在记忆的深处,它们用沉默的攀爬,凿刻下比蝉鸣更深的印记,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抵达,更在于每一次从黑暗中朝向光明的、执拗的爬行。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