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关年轻干部理论学习质效教育引领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5-08-18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审计局作者:李香玉点击:7机关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其理论学习质效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执行力度与创新能力,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引领体系,提升机关年轻干部理论学习质效,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庆云县审计局聚焦年轻干部理论学习质效提升,抓好教育引领工作,确保审计青年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的工作态度及扎实的专业能力。本文立足于对当前基层机关年轻干部特点及理论学习现状的深入分析,旨在为提高机关年轻干部理论学习质效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年轻干部成长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机关工作与社会发展。
一、庆云审计机关年轻干部理论学习现状与挑战
(一)机遇与瓶颈并存。当前,审计机关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呈现“双轨并行”特点:从积极方面来看,由于数字化转型加速,85%干部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但是学习内容多为通用政策,而审计专业理论占比不足30%;干部质效的瓶颈面体现在“两高一低”(高参与率、高碎片化、低转化率)。
(二)三维失衡与机制僵化。从知识、能力和价值三个维度角度来看,会出现内容供给不足、实践载体缺失和引领弱化的情况。在机制上,教育培训出现“单向灌输”,资源较为分散,缺乏激励闭环。
(三)审计服务的特殊性。审计机关需突出“监督-服务”职能,但对于风险管理理论的强化,国家政策的应用,大数据技能的提升,都是巨大的挑战,但是这种根源性的挑战未能与审计动态进行匹配。
二、庆云审计机关管理工作实践
机关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接棒者与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强化该群体教育引领的实践探索中,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审计局系统实施“育苗计划”“精英锻造”“项目竞标制”等系列举措,秉持“培育与任用相结合”的理念,着力构建优秀机关青年干部源头识别与长效培育体系。此举旨在显著增强青年干部的政治素养、调研分析能力、决策科学性、改革攻坚本领以及政策执行效能,从而全方位塑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中坚骨干队伍。
(一)“育苗计划”储备专业力量。坚持育用结合的原则,切实抓好机关青年干部队伍的培养锻炼工作,做到政治上严要求,业务上多锻炼,生活上多关心,全方位培养青年干部。一是多维赋能“育”。建立靶向式干部培育体系,实施“专业筑基+创新启智”双轨计划。通过开办审计大讲堂、青年思享会,系统提升青年干部在政策研判、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核心能力,激发年轻群体在数字化审计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思维。二是青蓝结对“传”。创新“1+N”导师领航模式,由局审计能手和署、省计算机中级人才组建专家智库。通过“项目跟学-案例剖析-模拟演练”递进式带教体系,实现审计取证、问题定性等核心技能的精准传承。
(二)“精英锻造”培育业务头雁。加快提升机关青年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培养不同层次专业骨干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业务、作风均过硬的专业化队伍。一是定向分类“组”。推行“审计尖兵锻造工程”,构建“项目主审-现场实操-复盘提升”全链条闭环培养机制。将年轻干部根据业务类、综合类编制不同的培养小组,制定不同岗位的教育培训计划,将业务类派驻审计一线,通过参与医疗专项审计、预算执行全覆盖核查等实战场景,在查核线索、撰写报告等关键环节锤炼业务硬功,对综合类人员派往行政岗位,通过参与办公室、法规股等行政科室工作,促进技能更新。二是瞄准需求“学”。立足于审计机关发展需要,以业务股室为主导,通过采取实践教学、岗位练兵、综合培训等形式,开展行政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审计青年诚审为民和服务发展的能力。
(三)“项目竞标”激发工作活力。开展重点审计项目“揭榜挂帅”工程,通过主动报名、领导审定,结合全局审计项目工作计划,聚焦党建与业务的双融双促双提升,开展“项目竞标”活动,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环节,鼓励青年干部积极参与,运用新思维为审计组注入活力,全面激发机关青年干部创业劲头,营造出崇尚学习、钻研业务、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三、对策及建议
年轻干部要时刻有清醒的认识,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守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一)筑牢思想根基,以党性锤炼引领青年航向。持续强化青年干部的思想武装和价值引领,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青年,以国家发展伟业感召青年,以主流价值观塑造青年,深入实施党建品牌塑造工程,为机关青年干部队伍铸魂赋能提供坚实支撑。深化理论武装工程。学习是固本培元、增智强能的必由之路。要系统推进“青训赋能”计划,融合“引导学、专题讲、深度研、竞赛比、实践验、督导促”多维模式。充分利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等契机,多元化开展专题研习、互动研讨、红色教育基地参访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汲取精神养分,激发历史自觉与时代担当。投身攻坚实践战场。引导青年干部争当“行动派”,涵养真抓实干的闯劲、善作善成的巧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将青年干部有计划地安排到关键岗位、吃劲部位经受历练,在重大任务推进中考察其政治品格、磨砺实战能力,使其在破解难题、应对挑战、担当重任中“强筋健骨”,加速成长成熟。
(二)强化育管结合,以严管厚爱涵养清廉担当。青年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必须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要从严从实加强全过程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其恪守忠诚、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敬畏权力、勤于自省、严守底线,系好履职尽责的“初始纽扣”。精准化教育培养。立足青年干部的知识背景、实践经历和能力短板,量身定制学习方案。推行青年理论组学习机制,通过主题发言、自由交流等形式,促进青年干部在思想碰撞、工作体悟、学习心得、生活感悟等方面深度互通。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点燃干事激情,同时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常态化监督管理。构建系统完备的青年干部监督管理体系,实现专项督查与日常监管无缝衔接。常态化落实谈心谈话、日常提醒、警示教育,对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化纪律红线意识和行为底线思维。持续规范履职用权,既肯定成绩也指出不足,督促青年干部珍惜公权、依规办事、秉公用权,永葆清醒头脑与清廉本色。
(三)聚焦实战历练,以压担蹲苗锻造过硬本领。面对部分90后、00后青年干部“温室”成长经历带来的社会阅历不足、抗压能力偏弱等问题,必须将其置于实践前沿和复杂环境摔打锤炼。推动青年干部下沉一线、感知民情、勇挑重担、敢打硬仗,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知行高度统一,不断补足精神之钙,焕发斗争锐气。复合型岗位历练,青年干部培养需兼顾战略视野与实操能力。有计划地安排其承担综合性、协调性、服务性岗位工作,常态化组织青年干部下沉基层一线等岗位实践锻炼,鼓励引导其主动奔赴艰苦复杂岗位,在直面矛盾、攻坚克难、服务群众中“摸爬滚打”,锤炼担当重任的真功夫、硬本领,加速向业务中坚力量蜕变。重大任务淬炼。 积极选派优秀青年干部承担或深度参与重大工程、关键项目、核心任务。定期举办演讲、技能比拼等岗位竞技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励青年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锻造一支崇尚学习、精研业务、敢于争先的审计青年铁军。
下一篇:没有了!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