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携凉至 露润秋深
发布时间:2025-10-15来源: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审计局作者:李硕点击:13秋意渐深,天地间便换了气息。先前的爽朗开阔悄悄隐去,空气里透出清冽的、实实在在的凉。不是突然闯进来的,倒像不经意间落在肩头的一丝清醒,你得静下心,才察觉得到。清晨醒来,窗玻璃上不见夏日的淋漓水汽,而是覆了一层极薄、极匀的白霜,像是夜神用细毫毛笔,耐心描摹过的。指尖划过,留下一道清透的痕迹,窗外的世界便在这痕迹里渐渐分明起来。
这时候的凉,与冬日不同。冬风是刀,是针;而此时的清冷,却像一匹刚从深井里捞起的素色绸缎,触到肌肤,先是一激,随即那凉便柔柔地、妥帖地晕开,带着一种清澈的润。若在无风的午后,阳光依旧慷慨,只是光的热力仿佛被什么滤过一层,只剩下明亮的暖意,照得人筋骨酥软,却不会汗湿衣襟。那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令人清醒的微凉。
最能显此时节脾性的,是那些露水。它们不再像夏日那样恣意滚圆,颤巍巍地挂在草尖;此刻的露,凝得更紧,附着力也更强,只静静地、沉静地浸润着万物的肌理。你若走过草地,鞋面会留下深色的湿痕,是一种沉静而执着的濡湿。
风物也随之变了意味。暑热时喧嚷的虫声,此刻只剩下些许零落的、金属摩擦般的清响,从石缝或枯草根里断续传出,有一下没一下的,仿佛在做一个悠长而疲惫的梦。倒是桂花的香气,趁这凉夜,愈发浓郁起来。那香气不再是飘忽的,而是有了分量,沉甸甸地悬浮在清冷的空气里,成了一种看得见的、金黄色的存在,穿窗入户,直抵枕畔,伴人入眠。
街边开始出现柿子,一只只摆在果贩的筐里,像小巧的红灯笼,暖着行人的眼。这果子也最懂这时节的性情,非得经过几番冷意的磨砺,那点生涩才会悄然褪去,酿出蜜一般的甘甜。那是一种内敛的、经历过什么的甜。忽然就想起奶奶在世时,总在这样的天气里喃喃叮嘱,于是翻箱倒柜地找出薄棉袜,非要人穿上。那时只觉絮烦,如今在相似的凉意里,脚踝感受到那阵熟悉的清冷,耳边便仿佛又响起那声音,心里也跟着泛起一阵温润的潮气。
于是,这不单是一个时令的转换了。它是一阵风,一滴露,一缕香,一句遥远的叮咛。它不张扬,只是安静地铺垫,为接下来的日子做着不动声色的准备。天地间正进行一场盛大而缓慢的告别,繁华渐次退场,渐渐露出山峦与树木本来的骨骼,线条变得硬朗而清晰。这过程里没有悲恸,只有一种庄重的、属于时序的仪式感。
夜深时,若在院子里静静站上一会儿,会感到那凉意从四方围拢,悄无声息地渗入衣衫。抬头看,星星仿佛被清露洗过一般,粒粒分明,闪着清冽的光。天地偌大,人立于其间,也像一颗微凉的露水,渐渐沉静下来,懂得了收敛与涵养的深意。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