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构建五个系统 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湖北省宜昌市审计局作者:李云点击:308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审计局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着力整合资源、创新方法、科学评价、强化整改,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在宜昌落实落地。
——用一盘棋布局构建审计协作系统。实行全市“一盘棋”,采取“上审下”、“同级审”、“1拖N”等方式,构建以审计部门为主体,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农业、统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审计协作机制,确保审计实施科学高效、有序规范。
——用探索型实践构建审计经验系统。注重审计实践经验积累和交流,按照市直部门、乡镇、自然保护区等类型,汇总形成法规、政策、指标、案例1000余件;结合被审计对象职责、当地自然禀赋情况、生态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等归纳形成被审计单位需提供的20余项内容的资料清单,108项内容的问题清单,116项内容的权责清单。
——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审计分析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比对查找问题,以Google地球、ARCGIS和GPS应用为基础,结合sql server 2008R2空间数据应用,将遥感影像图、林地变更成果图和造林项目竣工验收图叠加,锁定虚增绿地造林面积、虚假造林等疑点;与湖泊、水库界线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锁定填湖、填库、非法养殖或水体污染等问题疑点。
——用链条式回溯构建审计评价系统。落实“责任回溯”机制,理清水、大气、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职责和资源所在地党委、政府管理职责,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延伸调查,明确责任链条;坚持既看决策、更看整改,既关注任内领导对辖区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也关注任内领导对上任领导遗留问题的整改纠正情况。
——用融合式监督构建审计整改系统。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与生态环境、公安部门贯通协作联合执法,截止目前,推动拆除搬迁威胁长江库区和饮水保护区水质安全的畜禽养殖场7个,封堵非法排污口2个,督促3家城镇污水处理厂规范管理,确保进水及出水水质达标,整改资金97.87万元,处理处罚25人。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